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占诗贵 张丽娜[2] 黄正刚[2] 张丽娟 吴星恒[2]
机构地区:[1]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000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昌330006
出 处:《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第2期81-84,88,共5页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14172)。
摘 要:目的比较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和培门冬酶(PEG-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诱导治疗中应用门冬酰胺酶剂型的不同分为L-Asp组和PEG-Asp组,每组30例。比较2组诱导治疗前后血生化(ALT、TBil、DBil、TP、ALb、BUN)、凝血功能(PT、APTT、Fbg、TT)和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或腹痛)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诱导治疗前比较,诱导治疗后L-Asp组ALT值升高和TP、ALb、Fbg值降低(P<0.01),PEG-Asp组TBil、DBil、BUN、APTT值升高和TP、ALb和Fbg值降低(P<0.05或P<0.01)。诱导治疗后PEG-Asp组患儿ALb和Fbg值较L-Asp组患儿低、而DBil和APTT值较L-Asp组患儿高(P<0.05)。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p和PEG-Asp在儿童ALL诱导治疗中对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有影响,PEG-Asp对ALb、Fbg、DBil和APTT值的影响更显著,且可引起BUN值的升高。两者均有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