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期的“书厄”及诗歌书写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启华[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40-150,共11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史典型事件的文献考辑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5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南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JD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典籍作为士人精神之外化,著述者藉此以言志,读者凭此而尚友古人。文献、文人与文心三者由此构成了一种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便形成了士人对文字的爱好与崇拜。太平天国运动因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规模大,造成了典籍的大量亡佚,成为历史上“再续五厄”之一。面对书厄,此时的士人情感出现了多向维度,但寄寓更多的是对士风、士气销沉与重振的关注,主要通过因时势变动而引起的文武消长体现出来,又通过建立书局,修复书院、学校等举措得以推行实施。

关 键 词:太平天国 书厄 士风 文心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