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人格的转化看“白话诗”的发生  被引量:2

On the Emergence of“Vernacular Poetry”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明明[1] ZHU mingming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

出  处:《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7-23,共7页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摘  要:儒家以道德为本位的诗教观,旨在为儒家的社会和政治理想培育出理想的人格。在晚清诗歌变革运动中,在西学的冲击之下,这种“诗教”传统受到了各式新思想的否定与反叛。到了胡适那里,更是初步完成了一种传统人格向新的独立人格的转化,他的健康又充满朝气的诗学趣味,与他狂放、意气的自我个性相遇,发展出了一种具有离心力量的自我诗学,从而不屈服于传统诗学顽强的语言规模和同化力量,为第一首“白话诗”诞生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 键 词:“诗教”传统 人格转化 “白话诗”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