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1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北京100015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年第6期674-676,共3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500439);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消化专项重点项(XXZ0401);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计划”项目(QML20171801)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分析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确诊的53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53例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48例患者在起病6个月内HBsAg阴转及抗-HBs阳性;6例患者发生了肝功能衰竭,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各2例,最终死亡2例。43例患者感染途径不清。就诊前72.7%患者存在尿黄,64.2%存在食欲减退、腹胀,50.9%存在乏力,部分患者还出现恶心、呕吐或发热,出现意识障碍提示病情危重。患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平均时长为12.8d。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存在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异常,最高分别达8000U/L和4200U/L;所有患者均存在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中位数为110μmol/L、最高达554.7μmol/L;HBV DNA中位数为3.02×105IU/ml;49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19例患者入院后1~2周内出现肝功能指标恶化;22例患者病程中TBil水平≥10×ULN,最高为711.6μmol/L;16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急性胆汁淤积。出院/死亡前92.5%患者存在ALT、AST、GGT、ALP或TBil其中一项或多项高于正常值上限。结论急性乙型肝炎在老年人群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发生率,对于临床上以尿黄、消化道症状伴乏力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在除外慢性肝脏疾病和肝胆系统肿瘤的基础上,应注意进行HBV相关指标检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