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时期公共雕塑的表现特征刍议  

On the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culptures in Post-modern Tim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昆伦[1] Zhao Kunlun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2期176-179,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摘  要:后现代以颠覆单一标准为根本诉求,推崇艺术的边界渗透和权利分享,强调公共的价值创造。受这一氛围的影响,该时期的公共雕塑具备了多元化和实验性的表现特征,其中媒介材料和场所思想的创新尤为突出。文章对典型案例展开分类研究,尝试以后现代的思维梳理公共雕塑的艺术特征,为探索公共性的实践方法寻找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关 键 词:后现代 公共雕塑 媒介材料 场所 表现特征 

分 类 号:J306[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