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视阈下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性分析  被引量:4

The Process Analysis of Telecom and Internet Fraud from the View of the Victi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彬[1] 樊子婧 LIU Bin;FAN Zijing

机构地区:[1]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31

出  处:《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79-84,共6页Journal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民警组织公民行为引导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46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019SJZDA030);“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1]137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科研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与受害客体双向互动的结果。在传统犯罪学理论中,以犯罪人为中心的研究对于犯罪预防的实践效果有限;而从被害人的视角研究影响犯罪发生的条件性因素,不失为降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率的另一条出路。从动态角度看,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被害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有受骗前的情境诱因、受骗中的心理因素和受骗后的心理反应;从静态角度看,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被害人的心理状态、个性倾向也各不相同。基于被害人心理行为的动态和静态分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受骗前要筑起心理防线,打好预防针,形成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受骗时要保持理性,机智应对;受骗后要勇于维权,积极做好心理疏导。

关 键 词: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人 信息暴露 趋利避害 

分 类 号:D917[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