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志刚 王建珠[2] 宋朋飞[3] 陈乐春 林坚 陈进城 江煜 陈水金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4]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1期253-256,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7101,818042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828,2017J01536)。
摘 要:目的探讨推拿按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6只,假手术组8只,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各16只。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通过坐骨神经结扎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后缝合。CCI+推拿组在CCI造模后第4天开始在大鼠右侧腓肠肌进行推拿按揉法干预,压力5N、频率2Hz,1次/天,10min/次,持续14天。观察四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右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造模后第18天脊髓背角NK1R含量及脊髓背角场电位的变化。结果CCI模型组及CCI+推拿组大鼠的PWL值在造模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空白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P<0.01,P<0.0001);CCI+推拿组PWL值于术后第7天起出现升高趋势,术后第10、14、17天与CCI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术后第18天,CCI模型组脊髓背角的NK1R含量较空白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CCI+推拿组脊髓背角NK1R含量较CCI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对于脊髓背角场电位,CCI模型组在20~50min、70~75min、115~120min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CI+推拿组各时间点与CCI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按揉法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热痛阈值,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背角NK1R的表达,恢复脊髓背角场电位,从而起到镇痛的效应。
关 键 词:推拿按揉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脊髓背角 神经激肽1受体 场电位
分 类 号:R244.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