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2]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天津300350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20年第3期119-129,共11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2018MZD007);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及其新时代内涵研究”(TJZX18-002);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2019YJSB020)。
摘 要:现代性道德秩序作为社会形态演进中的阶段性伦理文化表象,正逐渐进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视野,展现出疏解现实道德矛盾的伦理诉求。基于现代性道德秩序治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视,目前学界多围绕现代性道德的起源论说、内涵要素、具体表征、观点流派等基本问题,以及现代性道德秩序治理的现实诉求、依赖形态、依循原则、方案模式、国家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有必要按照概念-形态-方案-理念-路径的逻辑思路,继续廓清现代性道德秩序的基本论域、困境生成、完善路径,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秩序治理的价值预设、系统建构等方面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