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斌武 Jia Binwu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0年第5期109-120,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挖掘、整理与资料库建设”(批准号:18ZDA26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批准号:19YSC003)成果。
摘 要:作为中苏复交后在华公映的第一部苏联电影,《生路》在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其中既有电影艺术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各种电影之外的因素。作为一面"我们的镜子",《生路》给中国电影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许多中国电影艺术家开始以此来反思自身的电影创作,并在题材、艺术技巧和电影观念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作为左翼电影的重要一环,《生路》日后更是产生了持久的历史回响。随着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跃升,《生路》中那种塑造群众主体的影像机制、"新人"的想象以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银幕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