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分析方法及在运动性肌肉疲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磊 袁守龙[2] 

机构地区:[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出  处:《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5期259-259,共1页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肌肉运动时会有微小的生物电变化,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这种生物电变化,运动时肌电图的振幅、频率等指标均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运动过程中肌肉疲劳度存在密切相关性。随着肌肉疲劳的发生和发展,表面肌电信号的FFT曲线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左移现象,并且导致反映频谱曲线特征的MPF和MF产生相应的下降,时域指标随疲劳的出现而产生线性上升,由此sEMG可以对机体运动的疲劳阈值做出准确的检测,肌肉活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的生理学机制目前学认为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激活水平(Activation)、中枢驱动(Drive)、运动神经原的兴奋发放频率、同步化程度及肌细胞膜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下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

关 键 词:表面肌电 运动性肌肉疲劳 时域 频域 

分 类 号:R453[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