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方维保[1] Fang Weibao
出 处:《池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6,共6页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摘 要:在文学生产理论的观照之下,长篇小说《虎贲万岁》的创作可以被看作是公益性的订制创作。生产者为作家张恨水,直接(显性)订制人为五十七师将领。但生产者和订制人的身份又都有着跨界的二重性,张恨水既是生产者又代言市场订制人即读者。在谈判中,生产者和直接订制人都不以显性身份言说,而是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学范畴"诗"(小说家)与"史"(史家)的名义进行。生产者和订制人身份的二重性及其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直接订制人和生产者对于诗与史阐释的乖离:在直接订制人那里,史的阐释在名义上执着于史,而在实际上又偏向于诗;而在生产者那里,诗的阐释在名义上偏向于史,而在实际上又偏向于隐性(市场)订制人读者,并将市场订制人的利益诉求阐释为小说的本体特征。以"诗"与"史"的名义进行的争论,造成了该小说的叙述在直接订制人、生产者和隐性订制人三者利益之间的滑动,以及叙述的伦理的困惑。但在"史"与"诗"以及读者利益商谈下创作出的《虎贲万岁》,却缔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将新闻纪实和典型塑造相结合的文体--"报告文学"的创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