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出 处:《学术界》2020年第4期140-150,共11页Academics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意适用的刑法教义学原理”(19FFXB05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我国现阶段死刑制度的立法改革,应当在立法理念上选择前瞻性与妥协性并举的修正思路,在立法布局上采纳“总则+分则”的修正模式,在立法方法上选取削减死刑罪名、调控死刑适用范围、体系性实质考察的修正策略。具体而言,在刑法总则层面,《刑法修正案(十一)》可以在死缓制度改革、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终身监禁制度改革三个方向上完成对死刑的修正;在刑法分则层面,《刑法修正案(十一)》可以在死刑罪名的直接削减、死刑罪名的技术性削减、绝对确定死刑的清理、死刑适用标准的弹性收缩四个方向上完成对死刑的修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