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英男[1] 牛凤菊[2] 辛义周[3] 万新焕 谢士敏 杨迎迎 刘子皓 周长征[1]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 [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250013 [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济南250011

出  处:《中国药房》2020年第11期1397-1402,共6页China Pharmacy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ZR2016HL53);山东省高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课题(No.XTCX2014C01-04)。

摘  要:目的:综述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后续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在2000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73篇,其中有效文献68篇。荆芥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如L-薄荷酮、胡薄荷酮、石竹烯等)、其他萜类(如8,15-异海松二烯-7β,18-二醇、α-生育醌、植醇等)、黄酮类(如芹菜素、山柰酚、芦丁等)及其他成分(如绿原酸、β-谷甾醇等);具有抗病毒(如抗甲型H1N1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止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消疮、透疹止痒等。荆芥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多样,临床应用广泛,后续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荆芥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分 类 号:R284.1[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