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污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 创新基流匮乏重污染河流治理模式 科技治淮取得突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玲[1,2] 邢立群 李爱民 谢显传[1] 赵树迪[1,4]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江苏国创环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3]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4]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出  处:《区域治理》2020年第5期7-10,共4页REGIONAL GOVENANCE

基  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贾鲁河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控制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12ZX07204001)。

摘  要:淮河流域闸坝众多、基流匮乏、污染严重,是典型的北方极度缺水河流,基流匮乏重污染河流治理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尚缺乏成功经验与实践案例,治理难度极大。为了攻克基流匮乏型重污染河流治理难题,“十二五”水专项淮河项目“贾鲁河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控制研究与示范”课题(2012ZX07204-001)选择贾鲁河为研究对象,以废水深度处理和再生水生态利用为重点,集成创新了以“两级分离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能源化-芬顿流化床深度处理-湿地无害化深度净化”为核心的造纸等农业伴生行业废水能源化与无害化,以磁性树脂吸附为核心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生态再生利用,以节地、易管、耐寒为特点的村镇生活污水适用性集成处理,以“生境构造-生态流量保障-基质强化脱氮除磷-水生植被恢复-水生态系统构建”为核心的基流匮乏重污染河流原位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4项关键技术,创新完善了基于“三级控制、三级标准、三级循环”的河流“三三三”治污模式,构建了基于“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联盟集成-平台推广-机制保障”的全链式水专项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体系,打通了水专项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最后的一公里”。课题建成示范工程及推广应用工程近200项,累计处理污水量达27.55万吨/天,建成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达32.87公里,支撑了贾鲁河水质根本性好转,为科学治淮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 键 词:成果转化 三级控制 贾鲁河 污水再生利用 基流 治淮 水专项 污水量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