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燕[1,2] ZHANG Yan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中心 [2]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2期102-107,共6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15ZDB01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中心项目(2018ZDJD-A00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治理的制度伦理研究”(18ZXC003);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摘 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由顺从压迫、不自觉反抗侵略到自觉为民族独立而奋起抗争的伦理觉醒过程。在此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土地改革奠定乡村社会伦理新秩序的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乡村社会伦理新秩序的运行,以文化制度建设推动乡村社会伦理新秩序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伦理秩序重建与转型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对社会伦理秩序的重建中,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合理与优秀成分得以保存,伦理的延续性使其在新的乡村生活中仍继续发挥着维系作用。
分 类 号: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B82-05[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