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云飞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0年第12期104-106,共3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诗经》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万法之源”。明代学者杨慎说“《三百篇》为后世诗人之祖”,稍后的胡应麟也说《诗经》“文义蔚然,为万世法”。因此,要想深刻理解中国文学,就非得对《诗经》下一番功夫不可;同样,要想理解《诗经》,也必须将它放在中国古典诗歌“万法之源”的地位上去理解。脱离了《诗经》,我们对后世诗词的认识必然是浅薄的;脱离了中国的诗歌传统,我们对《诗经》的理解也是孤立的。可以说,《诗经》是中国诗学理想的最高典范,也是中国诗学的源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