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小龙[1] Wang Xiaolong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18,共9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2018年教学团队立项项目“中国民族音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苏南方言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2017ZSTD015)。
摘 要:陈洪先生早期文论中有不少篇目谈及他对“国乐”(有时又称“新国乐”或“新音乐”)的看法。陈洪先生站在振兴中华文化的高度看待“国乐”的前途命运,又以唯物主义的眼光审视当时的国乐实际,得出了“其有待改革,是很急迫的了”之结论。他将音乐分成“内容”“形式”“演出”三个“元素”,并认为“音乐的生命寄托在内容上面”。因此,理想中的“国乐”是“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灵魂”“能够表现中国人现阶段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的地方色彩”的音乐。以此为出发点,他认为“国乐”必须反映民族精神,而形式上尽可大胆吸取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国乐”的改革建设上,他提出具体改革措施,涉及音律、乐谱、音阶、和声、曲式、乐器与乐队、标准音等诸多方面。他还针对中国新歌剧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改进设想。这些建议被其后的时代发展证明是极富远见的。陈洪先生认为在他议论这些问题的当时,新“国乐”还不可能诞生,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引入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陈洪先生早期“国乐观”自成体系,是一笔重要的中国音乐理论遗产。
关 键 词:陈洪 国乐观 国乐(新国乐、新音乐) 过渡阶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