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奶牛高产群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师科荣[1] 王中华[1] 林雪彦[1] 胡洪杰 田富洋[3] 罗明久[1] 胡志勇[1] 闫振贵[1] 魏晴晴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预防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2]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济南250022 [3]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省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预防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10期33-33,35,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山东省是奶牛养殖大省,山东省奶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奶牛养殖在山东畜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山东省奶牛养殖业发展仍然存在生产水平低、单产提升速度慢的突出问题.虽然山东省已经有排名全国前三的种公牛育种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堪比国外先进企业,但优质种母牛的选育工作严重脱节,导致山东省牛群产奶量提升速度慢,集中体现在养殖场普遍"只繁不育"、无选育措施.这归因于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育种数据的采集技术薄弱,育种依赖的牛只系谱记录信息和生产性能测定(DHI测定)数据或缺失或不全或不准确.②遗传评估和选种选配体系不完善.育种数据的不足导致奶牛群不能统一遗传评估,同时种公牛的选择标准混乱,做不到科学选种选配,严重制约奶牛群产奶性能的提升.③育种技术依赖的配套技术不健全.高产奶牛繁殖率低下、日粮结构或营养能量水平不合理、乳房炎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常发等问题限制了奶牛遗传潜力的有效发挥,影响选育进程的有效推进.围绕提高山东奶牛群单产水平、提升遗传改良速度的目标,项目在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10多年的创新研发与集成推广,从奶牛生产一线育种数据的数字化收集、统一遗传评估进而到科学选种选配方面,搭建育种"基础设施"及平台,同时创新奶牛生产中的必备繁殖、饲养、疾病防控配套技术,以达到牛群产量提升的目标.

关 键 词:选种选配 奶牛群 种公牛 遗传潜力 日粮结构 疾病防控 产奶性能 选育工作 

分 类 号:S82[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