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世琳
出 处:《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4期55-57,59,共4页
摘 要:诗歌中的江南意象似乎一直都是文雅安宁的梦里水乡。其实不然,江南意象并非从来如此,而是从蛮荒之地的负面形象,历经时光流转,在历朝历代的风雨沧桑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江南意象演变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人们似乎惯性思维地认为江南意象从来如此,而不去追溯它的演变历程。经细致分析江南意象的形成过程,笔者发现,两晋时代是江南意象形成的关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意象是在两晋时代真正开始落地生根的。西晋时期,江南从偏远落后的蛮荒形象开始转变为有奇珍异草的神秘异域,江南士人入北为仕后,江南才被赋予了乡愁的气息。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诗歌中江南意象多寄托了亡国之思,黍离之悲,以及恢复中原的志向。东晋中后期,移民后代安居乐业之后,诗歌中的江南意象开始转变为温静从容,岁月安好的富贵温柔乡,江南意象传统由此奠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