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相森 王涛[2] 占春华 翟乃亮[2] 逯峰[2] 韩其政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济南250031 [2]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3]湖北黄冈浠水县人民医院 [4]山东省耳鼻喉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20年第15期74-77,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发病时间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COVID-19患者胸部CT影像资料,即不同发病时间患者CT影像上病灶的形态、数目、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结果38例COVID-19患者胸部CT检查均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以双肺散在、多发、肺野外周区及背侧分布、多肺叶受累为主。首次进行CT检查分别为发病第1~3天21例、4~6天12例、7~9天4例、10天1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GGO)35例(92.1%),斑片状实变、亚实变11例(28.9%),小叶间隔增厚20例(52.6%),纤维索条影2例(5.3%)。随后CT复查肺内GGO病变有逐渐减少,纤维索条影逐渐增多趋势。影像学表现病变演变存在相互交叉过程,发病第1~3天病灶多为GGO,第4~6天、7~9天复查病变以进展为主,表现为GGO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实变、密度增高。发病第10天后病变以吸收减少为主,表现为病灶缩小、减少、密度变淡,部分可见纤维索条影,后期病变吸收较前期减缓。纤维索条样影吸收消失2例。胸腔少量积液1例。结论COVID-19患者胸部CT基本病变主要表现为GGO、斑片状实变及亚实变、小叶间隔增厚。COVID-19患者胸部CT显示,发病第4~9天,病变进展明显,表现为GGO增多、增大、密度增高,出现斑片状实变及亚实变,部分融合;第10~12天,病变吸收则逐渐占据优势,表现为病灶缩小、数目减少、密度减低,边缘模糊,并出现纤维索条影;第13~15天病变开始明显吸收,表现为病灶进一步缩小、数目减少、密度减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