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恒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职业技能教研部,吉林四平136000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5期266-270,共5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B140)。
摘 要:苏轼谐趣诗研究作为苏轼诗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限于个案研究,缺乏整体考量;二是谐趣诗艺术特点往往作为作品分析的组成板块,而未被突出并作深入探究。文章将《苏轼诗集》的2388首诗作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出谐趣诗470首,并针对其艺术特点进行研究。一方面,解决了论证分析中孤证和僵化问题,另一方面,也为谐趣诗艺术特点探究提供了系统且客观的文本资料。进而,从4个艺术特点入手,揭示了苏轼谐趣诗之所以谐趣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