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不同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晓慧[1,2] 耿鹤鸣 李郁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30036 [2]安徽省合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30061

出  处:《兽医导刊》2020年第11期119-121,共3页Veterinary Orientation

基  金: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No.2014GA710002);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No.2013sxzx008);安徽省生猪产业体系资金。

摘  要:了解安徽地区不同规模猪场猪群中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本调查应用PCR技术,对2013-2017年安徽地区336个疑似感染PRV野毒的不同规模猪场的897份样品进行了PRV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PRV阳性检出率为15.50%(139/897),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与2017年的病原阳性率分别为1.11%(1/90)、5.35%(9/168)、28.64%(55/192)、21.39%(43/201)和12.60%(31/246),其中2013年与2014年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年份之间差异显著;仔猪、保育、育肥、母猪与公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7.90%(29/162)、24.42%(32/132)、14.51%(9/62)、(48/206)、18.68%(17/91),各生长阶段间的差异不显著;大规模养殖场、中等规模养殖场与小规模养殖场的及散养户的阳性率为12.87%(35/272)、15.38%(18/117)和19.88%(34/171),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与其它规模养殖场相比差异显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PRV在安徽地区各规模化猪场依然普遍存在。猪群各生长阶段均有PRV感染,小型规模场及散养户的感染尤为严重。提示应进一步提升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水平,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关 键 词:猪伪狂犬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PCR) 调查分析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