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才训[1]
出 处:《江淮论坛》2020年第2期179-185,共7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明笔记整理与研究”(17ZDA257);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明末清初文人治史笔记研究”(17ZWB113)。
摘 要:20世纪初,林传甲、张德瀛、窦警凡、钱基厚等文学史家,因囿于"杂文学"观,其所著文学史基本上等同于"国学史"或"国故史"。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经过一批有识之士的一再倡导和积极学术实践,尤其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到二、三十年代,文学史家普遍接受了源自西方的"纯文学"观。此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体系得以初步建立,研究面貌遂焕然一新。然而,"纯文学"观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消极影响亦值得反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