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权伍英[1] 郭廓[1] 贾薇[1] 

机构地区:[1]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031

出  处:《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摘  要: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BMZs)杀菌剂是以苯并咪唑环为母体的一类内吸性广谱有机杀菌剂,其中最常应用的主要有苯菌灵(benomyl,BM)、多菌灵(carbendazim,MBC)、甲基硫菌灵(又名甲基托布津,thiopphanate-metyl,TM)以及噻菌灵(thiabendazole,TBZ)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等多种作物,可防治真菌性病害等。研究表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实验动物中有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因此我国以及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对BMZs的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都有严格的规定标准。我国于2016年12月18日发布,2017年6月18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中规定了BMZs杀菌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噻菌灵在蔬菜水果等食品的MRLs,范围在0.02 mg/kg^20 mg/kg。由于苯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可以代谢为多菌灵[1],因而标准中规定苯菌灵的残留物为苯菌灵和多菌灵之和,以多菌灵表示,甲基硫菌灵的残留物为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之和,以多菌灵表示。由于BMZs杀菌剂的广泛应用,其残留检测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最新检测技术进展。

关 键 词:苯并咪唑 样品前处理 检测 进展 

分 类 号:S481.8[农业科学—农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