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导向视角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增长路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宇驹[1] 陈键城 康勇军 吴伟生[3] 雷振 梁文杰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广东广州510990 [2]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3]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90 [4]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广东广州510990

出  处:《现代商业》2020年第14期155-159,共5页Modern Business

基  金: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创业失败:规避抑或直面?——民办高校大学生‘双创’失败管理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18WTSCX239);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家行为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双刃剑作用机制:基于行动者视角的动态过程研究”(项目编号:GD17XGL18);2019年“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pdjh2019b0677);2018年广东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CXM2018059);第四届“青创100”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2019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y201930);2018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一师一优课”建设项目。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仅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力量,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补助作为推动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混合型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绩效。我国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长快、盈利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然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面临研发投入资金匮乏、融资困难以及研发投入成本的回收周期长等问题,造成其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束缚。在深入分析现有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起着中介效应的假设。本文选取了2011年~2018年("十二五"规划至今)290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使用Stata14.0和Excel 2010进行面板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了公司的研发投入,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公司的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42%,该效应还有待提升。

关 键 词: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中小企业板 中介效应 

分 类 号:F224[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