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静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0期71-75,共5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摘 要:司法实践中,对以非法手段取回被扣押的本人财物行为的定性,有关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问题、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问题常常是争议的焦点。关于财产犯罪的法益保护问题,不宜狭隘地理解所有权及所有权说的意涵,依然需要建立在保护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再去肯定对占有的保护。而对"本人财物"的界定会直接影响到财产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本人财物"的内涵又与日常的生活认知并不完全吻合,需要结合该财物本身的合法性以及取得财物原因的合法性去加以判断。此外,在量刑层面,由于非法取回的是本人财物,实践中会考虑这一特殊性而尝试以刑法第63条第2款进行法定刑以下处罚,但条款中的"特殊情形"并无具体规定,有必要立足于立法精神进行严格解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