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福贵[1] 王文静[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58-59,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民间性建构,完成了新诗另一个向度的大众化,在提升大众文化凝聚力、彰显民间诗歌价值的同时,也为新诗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美学空间。新诗大众化与新世纪诗歌中国新诗的诞生与成长,始终伴随着各色的争议和讨论。在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里,新诗大众化一直裹挟在不同形式的论争之中,成为颇具争议的焦点性问题。白话新诗诞生之初,新诗的大众化问题是以新诗的“平民化”和“贵族化”之争展开的。实际上,这场论争更倾向是关于新诗呈现的精神特质、表现内容,甚至是用词用句上的高雅或世俗的论争。

关 键 词:白话新诗 民间诗歌 中国新诗 民间性 新世纪诗歌 文化凝聚力 写作主体 大众化问题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