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期58-59,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民间性建构,完成了新诗另一个向度的大众化,在提升大众文化凝聚力、彰显民间诗歌价值的同时,也为新诗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美学空间。新诗大众化与新世纪诗歌中国新诗的诞生与成长,始终伴随着各色的争议和讨论。在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里,新诗大众化一直裹挟在不同形式的论争之中,成为颇具争议的焦点性问题。白话新诗诞生之初,新诗的大众化问题是以新诗的“平民化”和“贵族化”之争展开的。实际上,这场论争更倾向是关于新诗呈现的精神特质、表现内容,甚至是用词用句上的高雅或世俗的论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