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沟臂丛神经不同变异类型的超声表现——基于高频探头的连续超声视频采集及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日永[1] 章瑜 张竞雄[1] 鲍娜娜[1] 王健[3]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温州325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温州325000 [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温州325000

出  处:《中华手外科杂志》2020年第3期231-23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基  金:温州市科技局课题(Y20180586)。

摘  要:目的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连续追踪肌间沟臂丛神经,探讨不同类型肌间沟臂丛神经的超声表现,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总共收集分析400例臂丛神经超声影像视频,采用"traceback"技术分别定位神经根,追踪其进入肌间沟至锁骨上臂丛神经水平,连续采集视频资料并分析。结果根据颈5、颈6神经根与前斜角肌的关系分为3型:Ⅰ型(肌间沟型),颈5神经根Ⅰ型占24.6%,颈6神经根Ⅰ型占29.1%;Ⅱ型(前斜角肌纤维内型),颈5神经根Ⅱ型占45.3%,颈6神经根Ⅱ型占68.3%;Ⅲ型(前斜角肌外型),颈5神经根Ⅲ型占30.1%,颈6神经根Ⅲ型占2.6%。根据颈7、颈8神经根与中斜角肌的关系分为2型:Ⅰ型表示标准型,即神经根上方无中斜角肌,颈7神经根Ⅰ型占74.9%,颈8神经根Ⅰ型占35.3%;Ⅱ型表示神经根前方有中斜角肌覆盖,颈7神经根Ⅱ型占25.1%,颈8神经根Ⅱ型占57.9%。颈8神经根未见到的占6.8%。结论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连续追踪肌间沟臂丛神经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并识别变异类型,可指导临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辅助诊断及臂丛神经病变定位检查。

关 键 词:臂丛 超声检查 肌间沟 变异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14[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