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现场工作模式回顾与思考  

Review and Thinking on Operation Mode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Sit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立军[1,2,3,4] 唐丽华 梁志远 

机构地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办公室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专家组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会 [5]不详

出  处:《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3期1-6,共6页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7D01A66)资助。

摘  要:地震灾害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一次地震的主要振动持续时间大都在十几秒到几十秒,像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不到一百秒,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造成的房倒屋塌,人们很难躲避。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紧急任务是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目前地震部门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现场工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震区流动(临时台网)监测、研判震区震情形势、组织舆情监控应对和应急科普宣传工作;二是开展现场震害调查和建筑物安全鉴定、确定灾害影响范围及程度、提供地震烈度图、提交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和恢复重建建议等工作;三是组织地震灾害科学考察、开展地震地质构造和典型建(构)筑物震害调查资料整理研究等工作(图1)。

关 键 词:破坏性地震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建(构)筑物 地震应急 地震部门 地震地质构造 地震烈度图 震害调查 

分 类 号: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