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荣军[1,2] Liu Rongjun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2]现代社会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
出 处:《学术研究》2020年第6期1-9,共9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建构及其中国话语体系的创新研究”(19YJA720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之所以能在《资本论》(包括《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使"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就是因为他在实现了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的第一次转换之后,实现了从"原本批判"到"本题批判"与"主体批判"的第二次转换,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进行社会政治哲学论证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根据和政治经济学理由。这种论证方式在结构上展开为以事实呈现、科学抽象与观念改造为环节的"批判的实证主义"与"资产阶级生产的现象学"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在实质上体现为使生产者阶级对占有者阶级产生出能够发挥其最大社会政治效应的道德谴责、历史共识与阶级意识。
关 键 词:《资本论》 社会政治哲学 论证方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 批判的实证主义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9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