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静宇 李亮[1] 赵国庆[1] 金蕾[1] 李勋 李凯[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第5期803-80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基 金:吉林省卫生与健康技术创新项目2018J075。
摘 要: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可以解除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但是其术后中重度疼痛可能延迟早期动员和延长住院时间[1],因此良好的疼痛缓解对术后康复非常重要。既往医生常用股神经阻滞(FNB)与坐骨神经阻滞(SNB)组合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镇痛,但是这个组合存在影响肌力的副作用。近年来,由于收肌管阻滞(ACB)既能够提供类似于股神经阻滞的镇痛作用,又不影响股四头肌肌力而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常用的镇痛技术[2]。但ACB不能减轻术后膝关节后方的疼痛,而这部分疼痛控制可由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iPACK)来代替坐骨神经阻滞以覆盖[3]。术中关节周围注射(PAI)也能为患者提供保留运动的镇痛,受到外科医生的欢迎。但目前尚无研究对比这两种方案在TKA术后的镇痛与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本实验即比较两种方案在TKA术后的镇痛与步行距离的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