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2]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36
出 处:《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年第4期307-311,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7A0156)。
摘 要: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及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右侧为优势侧的中老年女性75名,其中太极拳组、广场舞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分别进行16周的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动、静态平衡测试仪和CYBEX-Norm型等速肌力测试仪分别对所有受试者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干预后,60°/s角速度测试时太极拳组的膝伸、踝屈和踝伸峰力矩值大于对照组(P<0.05);180°/s角速度测试时,广场舞组膝屈、膝伸和踝屈的峰力矩值大于对照组(P<0.05)。运动干预后,60°/s角速度测试的太极拳组和180°/s角速度测试的广场舞组膝屈、膝伸和踝屈的峰力矩值大于干预前相应值(P<0.05)。在平衡能力方面,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平衡得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动、静态指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组平衡得分、摆动速度、摆动角度和外周面积指标值小于广场舞组(P<0.05),而平衡得分指标值大于广场舞组(P<0.05)。此外,除广场舞组摆动速度指标外,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Score指标值均大于干预前(P<0.05);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其余动、静态平衡指标值均小于干预前(P<0.05)。结论: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均可改善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和动、静态平衡能力。其中,太极拳锻炼更有助于改善中老年女性下肢绝对力量和静态平衡能力,而广场舞锻炼则更有助于改善中老年女性下肢爆发力和动态平衡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