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贵升[1] 林宇宁[1] 谢水群[1] 何杏贤[1] 谢旭垣 许俊宇 赵家立 邵庆丰
机构地区:[1]广东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区,广东肇庆526000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20年第12期48-5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骨折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住院的43例AO-C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D打印组为观察组,利用桡骨远端骨折CT数据,计算机重建骨折和虚拟复位骨折,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联合使用DVR接骨板,共23例;DVR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X线、CT检查,常规使用DVR接骨板手术,共2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数次,术后放射学参数、腕关节功能评分,入院至手术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因素等基础信息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77.39±3.37)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0.00±3.23)分钟;术中出血量(27.78±3.4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35±2.74)ml;观察组术中仅需透视(3.83±1.07)次,而对照组需透视(4.60±1.10)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入院到手术时间观察组为(5.43±1.16)天,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0±0.95)天;从手术效果来看,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70%,同时术后放射学评分中掌倾角和尺偏角评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手术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出血少,骨折复位更加精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但是入院到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D打印技术需要较长术前准备时间,在高年资熟练医生角度,其便捷度并没有提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