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之砚遇 济南市博物馆藏精品砚  

Fine Inkstones Collected in Jinan Museu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萌 孙忠梁 

机构地区:[1]济南

出  处:《收藏》2020年第6期72-83,共12页Collections

摘  要: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亦称"研"。早期砚,形态简约,用一块小研石压墨丸研磨成墨汁。到汉代,砚有了雕刻纹饰,加上人工制墨的发明,墨块可以直接在砚台上研磨,由此便逐步发展起来,种类增多,出现了铜砚、陶砚、徐公砚等。六朝至隋朝,陶瓷业成熟,瓷砚成为突出品类。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发展,文人雅士对砚台的需求大量增加,出现了端砚和歙砚两大种类。明清时期砚材更加丰富,出现了玉砚、铁砚、水晶砚、象牙砚等稀有材料制成的砚。

关 键 词:济南市博物馆 文人雅士 瓷砚 研磨器 科举制度 砚台 陶瓷业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