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济南
出 处:《收藏》2020年第6期72-83,共12页Collections
摘 要: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亦称"研"。早期砚,形态简约,用一块小研石压墨丸研磨成墨汁。到汉代,砚有了雕刻纹饰,加上人工制墨的发明,墨块可以直接在砚台上研磨,由此便逐步发展起来,种类增多,出现了铜砚、陶砚、徐公砚等。六朝至隋朝,陶瓷业成熟,瓷砚成为突出品类。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发展,文人雅士对砚台的需求大量增加,出现了端砚和歙砚两大种类。明清时期砚材更加丰富,出现了玉砚、铁砚、水晶砚、象牙砚等稀有材料制成的砚。
关 键 词:济南市博物馆 文人雅士 瓷砚 研磨器 科举制度 砚台 陶瓷业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