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春霞[1] XUE Chun-xia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9-65,共7页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16BWW064)。
摘 要:在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当中,菲利普·罗斯一直不遗余力地阐释美国犹太身份的现实内涵。他的两部以色列小说《反生活》和《夏洛克战役》分别通过解构主流社会强加给犹太人的身份偏见、质疑犹太内部以色列设定的国族身份,反映了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犹太人在与以色列国族身份的关联互动中产生的身份认知对峙,也展示了罗斯的个体犹太身份观的变化轨迹。在这两部作品中,罗斯提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既是/也是/还是"的个体犹太身份观,也表达了对美国犹太身份不确定性的忧虑。因而,他试图通过话语与犹太历史的联结来获得美国犹太身份的可持续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