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灵 刘威 方媛媛 刘馗[1] 邓燕[1] 刘辉国[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武汉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0年第3期242-244,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11例出院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12月30日~2020年2月20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且在出院2周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阳的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史、吸烟史、合并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和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治疗时间、生命体征、治疗药物及用量、呼吸支持治疗情况),比较其出院前和出院后2周内复查时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7例(63.6%),女4例(36.4%),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8.55±19.35)岁,6例(54.5%)为老年人(年龄≥60岁),5例(45.5%)有合并症,4例(36.4%)在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5例(45.5%)的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6例(54.5%)为普通型;3例(27.3%)的治疗时间超过20天,所有患者出院后未再接触新冠肺炎感染者;首诊时10例(90.9%)出现发热,出院后8例(72.8%)再次出现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病毒治疗,其中使用利巴韦林者最多(9例,81.8%);6例(54.5%)使用抗细菌治疗;9例(81.8%)使用全身糖皮激素;少部分(2例,18.2%)患者使用胸腺肽、人γ-免疫球蛋白(3例,27.3%)和中药(2例,18.2%)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支持治疗,其中接受鼻导管给氧的患者最多(8例,72.7%).11例患者出院后复查时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前和出院后复查时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及胸部HRCT检查中肺部病灶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