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散文诗一辩——以周庆荣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Defending Prose Poetry: Taking Zhou Qingrong’s Prose Poe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敬文东[1] Jing Wendong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2期153-166,共14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从《秋夜》和《秋夜独语》说起在古典汉语诗歌中,悲秋意识既源远流长,又根深蒂固,其间的原因何在,至今众说纷纭。《礼记》只知其然地说:"秋之为言愁也。"这部伟大的汉语经典究竟是不知其所以然呢,还是不愿意道出其所以然?作为一个外族人,松浦友久反倒提供了一个素朴并且看似得体的解释:较之于"安定""固定"又漫长难耐的酷夏与严冬,春秋两季显得极易"变化""推移".

关 键 词:不知其所以然 松浦友久 《秋夜》 悲秋意识 散文诗 《礼记》 古典汉语诗歌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