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卓亚(综述) 崔森(审校)[1,2,3]
机构地区:[1]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 [2]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出 处:《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2020年第2期130-133,138,共5页Journal of Chinese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
基 金:2017年度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人社厅函[2017]200号);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项目(2020-ZJ-Y19)。
摘 要:我国生活在高原的人口约为6000~8000万[1],每年因各种原因进入高原的人数逐年增多,高原深静脉血栓和中风的发生率较平原明显为高[2-4],可能与低氧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有关.血小板作为血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有形成分,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数目和功能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多数研究显示短期高原低氧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升高,长期下降更为常见[5-7];而血小板的活化水平均以升高为主,也有观点认为低氧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化水平.本文就高原低氧环境下血小板变化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关 键 词:血液高凝状态 血小板数量 深静脉血栓 有形成分 血小板变化 高原低氧 活化水平
分 类 号:R3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