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名勇[1] 王霞 龚丽娟[1] 何玉凤[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阳550025

出  处:《统计与决策》2020年第10期83-87,共5页Statistics & Decis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JL100);2016年贵州十大文科创新团队项目。

摘  要:文章运用GIS技术、变异系数、地理探测等方法,从省级层面出发,揭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上,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其中2010—2016年我国减贫速度最快。(2)从空间维度上,2002年贫困发生率以青海、云南、陕西“三足鼎立”型分布,2007年“三足鼎立”型分布消失;2008—2009年期间,贫困发生率则以甘肃、贵州为主的核心分布;2010年贫困发生率以西北、西南地区的“树干”型分布为主,至2016年“树干”型消失,但是贵州、甘肃仍为贫困发生率高发地区。总体上,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农村贫困发生率之所以呈现以上时空演化路径,乃是经济发展的滴落机制、结构调整效应、利于穷人的投资、耕地资源禀赋等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农村贫困发生率 地理探测器 变异系数 时空演变规律 形成机制 

分 类 号:F3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