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博物馆
出 处:《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0年第2期57-63,共7页China Cultural Heritage Scientific Research
基 金:“首都博物馆北京五里坨明代墓葬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资助。
摘 要:出土漆器由于环境突变,水分散失,常存在漆皮干缩、起翘等现象。回软处理可使漆皮脆性降低,回贴过程中不易于折断。研究以丙三醇、丙二醇、低分子量聚乙二醇等多元醇类材料为回软剂对漆皮进行浸泡,结合有机玻璃夹持等物理方法对漆皮进行回软处理,通过回软程度分级、显微形貌、色度变化、拉伸强度、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漆皮的回软效果加以评估。同时研究了漆皮回软后的放置条件、保持时间以及回贴前的回软剂的清理方法。研究表明,水:乙醇:丙三醇(1:3:2)和50%乙醇水溶液的回软效果最好,40%PEG200和PEG400效果较好。但丙三醇水溶液浸泡后漆皮色差变化较大,且丙三醇、乙醇等对漆皮回软处理后,漆皮拉伸强度下降较为明显。小分子的多元醇类回软剂可填充到漆皮的微孔隙,回软剂的羟基与大漆漆酚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削弱大漆分子间作用力,同时使分子链间的距离增大,漆皮溶胀、应力分散,发生软化。相对来说,PEG200、PEG400回软漆皮具有较好的回软效果和力学性能。回软后的漆皮放置于相对湿度为75%~85%的环境中,漆皮至少在21天内保持平整和柔韧。建议漆皮回贴前可采用2A溶液(乙醇:水=1:1)轻轻擦拭漆皮表面多余的回软剂,尽量保留漆皮内部的回软剂组分。该研究对于漆器进行科学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 类 号:K876.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