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假性减低的原因及其校正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悦 

机构地区:[1]朝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22000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年第13期139-14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摘  要:目的 分析血小板假性减低的原因以及校正方法.方法 68例血小板假性减低患者,根据血小板对不同检测发生的聚集情况分为多种聚集组(8例)和单一聚集组(60例).对其进行重抽血均给予不同的抗凝剂进行检测,同时采集末梢新鲜血液进行涂片镜检.分析比较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剂、新鲜的末梢血、手工镜检检测中的血小板计数水平.结果 在EDTA-K2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剂、新鲜的末梢血、手工镜检检测中,多种聚集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分别为(65.02±1.58)×10^9/L、(63.25±2.64)×10^9/L、(155.36±4.89)×10^9/L、(161.36±6.15)×10^9/L,单一聚集组血小板计数水平分别为(63.21±1.05)×10^9/L、(162.15±10.35)×10^9/L、(161.22±8.22)×10^9/L、(163.25±7.69)×10^9/L.单一聚集组血小板与EDTA-K2抗凝剂均发生聚集现象,且EDTA-K2抗凝剂检验血小板计数均小于枸橼酸钠抗凝剂、新鲜的末梢血以及手工镜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抗凝剂、新鲜的末梢血、手工镜检检测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种聚集组中血小板与枸橼酸钠以及EDTA-K2抗凝剂均发生聚集现象,EDTA-K2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血小板计数水平均小于新鲜的末梢血、手工镜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剂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的末梢血与手工镜检检测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假性减低的原因与血液采集方式不当、血小板与抗凝剂的聚集有关,因此检测出血小板减低的情况应该给予复检避免出现错误报告,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 键 词:枸橼酸钠 假性减低 血小板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分 类 号:R558[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