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思维的实践转向: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童敏[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4期93-99,共7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SH151)。

摘  要:经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已经进入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近几年兴起的跨部门联合推进的影响下,如何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不仅成为社会工作者关注的核心议题,而且也成为服务利益相关方共同关注的社会焦点。当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往往采取的是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由于这两种常见的实践逻辑都采用了关注"是什么"这种抽离日常生活的外部观察的线性思维方式,致使专业服务需要结合场景的实践要求。场景实践要求人们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关注"怎么应对"和应对行动的反思,以此拓展人们在具体场景中的实践空间。显然,这种空间思维的实践依据是人们的实践理性,目的是增强人们在具体场景实践中的行动空间。它不仅是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的要求,同时更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诉求,与中国本土专业服务的现实处境和文化精神资源高度契合。

关 键 词:本土社会工作 专业化 实践理性 空间思维 

分 类 号:C916[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