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省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分诊中心,乐山614000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年第4期445-447,共3页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基 金:乐山市人民医院院内研究项目基金(2018015)。
摘 要:目的分析乐山地区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儿的听力复筛及诊断结果,探讨新生儿听力初筛假阳性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乐山地区因新生儿听力初筛(仅用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的153例(其中正常组104例,高危组49例)婴儿听力复筛及听力诊断和随访的结果,听力复筛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诊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声导抗检测。结果 153例中,102例(66.67%)通过复筛(高危组28例,正常组74例),51例(73耳)未通过复筛,最终诊断为听力损失26例(16.99%,其中高危组14例,正常组12例),其中轻度听力损失9例,中度听力损失8例,重度听力损失4例,极重度听力损失5例;高危组的复筛通过率(51.02%,25/49)低于正常组(74.04%,77/104),听力损失检出率(28.57%,14/49)高于正常组(11.54%,12/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一岁,有6例轻度听力损失、3例中度听力损失患儿听力好转,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听力无变化。结论联合应用TEOAE和AABR利于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危组的复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首次诊断为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随着月龄增加和听觉系统发育完善,听力损失有明显的好转趋势。
分 类 号:R764.0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