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秋玉米为害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新湖 陈益生 谢锦秀 邱良妙[2] 

机构地区:[1]大田县植保植检站,福建大田366100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13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第7期184-187,共4页

基  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导性科技创新项目(YDXM2019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8)。

摘  要: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特性和田间种群自然消长规律,明确其对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对不防治田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进行系统观测调查和测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全生育期均有为害,为害特性表现为趋嫩性、隐蔽性、世代重叠、低龄幼虫群聚性和高龄幼虫自相残杀等特性。不防治田秋玉米苗期至成熟期被害株率从30.5%增长至97.0%;百株虫量苗期为41~44头,抽雄至灌浆期为72~91头,成熟期为18~23头;为害造成玉米鲜重减产382.2 kg/亩,减产率24.3%,实际经济损失81.5%。

关 键 词:草地贪夜蛾 为害 特性 玉米 产量 

分 类 号:S435.132[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