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建构性正义——当代中国建构性特征的政治哲学表达  

Towards Constructive Justice--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Expression of the Constru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鹏 Wu Peng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710049

出  处:《理论探索》2020年第4期50-57,共8页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公平正义期待及其实践路径研究”(2019A025);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的公平正义问题研究”(2019M65369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正义论题视域下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理论传承关系研究”(SK2020025),主持人吴鹏。

摘  要:建构性正义旨在为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一种事实上可行和价值上应该的正义原则,强调以渐进性的方式来推动人类的正义实践和正义追求不断走向更加完善的状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走向建构性正义,这种判断的逻辑依据在于: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及其所面临的公平正义挑战呼唤着一种建构性正义理论;另一方面,学界对正义问题的研究缺乏一种建构性取向,与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发生了“脱嵌”。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建构性正义的逻辑起点;以“贡献原则”为主体、“平等原则”和“权利原则”为两翼的“协同正义”是建构性正义的基本原则;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建构性正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 键 词:建构性正义 中国问题 贡献原则 平等原则 权利原则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