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庞敏
机构地区:[1]济南市博物馆
出 处:《收藏界》2019年第6期66-68,共3页Collection World
摘 要:扳指,又称搬指、班指、梆指,古称韘(音射she)。《诗》曰:"童子佩韘。弽,韘或从弓。失涉切。"以上都说明韘为骑射之具,是古人射箭时为保护拇指不被弓弦勒伤而特地戴在大拇指上的保护工具。早期的韘一般用硬木、象骨等材料制作,贵者用玉。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然而到了清代扳指逐渐摆脱其原有的军事色彩,最终成为成年男子专享的、具有标志性的装饰品之一。满语称清代扳指为"憨得憨"。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