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媛 涂亮 王安贵[2] 郭向阳[2] 刘鹏飞 祝云芳[2] 陈泽辉[2] 吴迅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出 处:《农技服务》2020年第7期59-63,共5页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基 金: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296号],[贵州省人才项目(2018)5629],[黔科合基础(2017)1413],[黔科合基础(2020)1Z09],[黔科合支撑(2017)2507],[黔科中引地(2018)400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项目[黔农科院产业扶贫(2018)02号]。
摘 要:雄穗作为玉米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是玉米籽粒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研究玉米雄穗相关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可用于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改良、能量利用率的提高,对玉米提质增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关于玉米雄穗相关性状的研究较多,通常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等。涉及到农艺学、分子遗传学领域,为该性状的遗传变异机制阐述以及分子辅助改良育种等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雄穗相关性状作为复杂数量性状,受遗传背景和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研究者因为所用亲本、标记类型和数量的差异,导致所揭示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对于深度解析雄穗相关性状变异所能提供的信息也较为有限。通过综述玉米雄穗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情况,一方面总结前人研究结果,为分子辅助的雄穗性状改良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不同研究者的报道结果和试验方法,深度探讨研究玉米雄穗性状变异遗传机制的前景,为进一步解析玉米雄穗性状变异的遗传基础提供更丰富的科学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