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小雨 龚举善[2] GONG Xiao-yu;GONG Ju-shan
机构地区:[1]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2]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武汉430073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26-131,共6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比较诗学体系建构研究(1949-2015)”(16BZW183)。
摘 要:伴随着构建新中国文化共同体宏大战略的总体进程,中华民族文学史的已然生态和应然前景随之被摆上桌面。与此相关,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意味的述史方略,后发性的中华民族文学史观势必认同并尊重原生性文学创作、传播与接受的“民族”史实。具体而言,外生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情境和法理约定,内应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方法论的倡导以及“重写文学史”的拉动等,在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养成工程中协同发挥着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方法与格局的综合激活效能。为维护中华民族文学史以及建基其上的文学史观的正态运行,确立并奉行选择配置、本体优先、经典入史、相对普适、持续改进等基本原则,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