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卖官明码标价,高官权贵胆子为啥这么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九首诗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廉政瞭望》2020年第13期56-57,共2页

摘  要:买官卖官的现象在历史上从未禁绝。元朝晋宗时,开始“入粟补官”,也就是把谷物交给官府,用来买官。“入粟”者能获得诸如“茶盐流官”和“钱谷官”的低级职位。明清时期,朝廷卖官被称为“捐纳”,无论怎么样,还算克制,买卖的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官和吏员。更往前的宋朝,尽管卖官鬻爵,大都卖的也只是待遇,没有实权。但有个不怕事大的朝代——唐朝——皇亲国戚把卖官做成了生意,因为卖官客流量大,权贵府邸门庭若市,成了自由买卖市场。由此闹出的各种“神操作”,为天下笑,亦为今人所不齿。

关 键 词:买官卖官 客流量 权贵 

分 类 号:I2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