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振东 谭慧玲 郑洪[1] 丁依玲[3] 曹德权[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长沙市410011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长沙市410011
出 处:《临床麻醉学杂志》2020年第6期599-601,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摘 要: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因其起效快、对新生儿影响小等优势,一直以来为大多数医院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式[1]。但是,产妇在腰麻后极易出现低血压,发生率甚至高达90%[2]。短时间内低血压可导致产妇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提高,且胎盘血供减少,严重低血压时则可能导致产妇循环障碍、胎儿缺氧、酸中毒,甚至危及产妇和胎儿生命[3]。目前临床已有预防剖宫产产妇腰麻后低血压的措施[4-6],但临床效果欠佳,且大多需要补救性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4,7]。其中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比较适合单次静脉给药,而间羟胺则可以泵注给药。本研究旨在探究产妇行腰麻前预泵注间羟胺对术中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